新谷粒 > 独墅湖文集 > 男儿何不带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独墅湖文集最新章节!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说到“吴钩”唐朝诗人李贺的这首南园是最著名的了,浩浩然写就了好男儿尚武的气概!吴钩是一种弯刀状兵器,因春秋时期的吴国闻名。这种刀刃呈曲线状的曲刀,是春秋时代由吴王(相传为阖闾)下令制造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铸剑师干将和莫邪为吴王打造了不少兵器,其中最著名的是宝剑和吴钩。因其锋利无比,所以留下这个美称。据说,曲刀在青铜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可见,曲刀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在中国的南方广为使用。这是南方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中国南方山岳连绵,植物繁茂,还有很多适于舰船水战的江河湖泊,在这种地理环境下,曲刀当然就成了用于白刃格斗近战的最理想兵器,而且还可以作为采伐和船上作业的工具。

    只是唐朝时人们对它推崇备至,李白侠客行中也写到:“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到了宋朝就更加流行了。在宋代武经总要中,已经看不到直刀的图样,但是仍完整地保留着手刀这一曲刀的流派图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从明末到清朝,虽然是日本刀的全盛时期,但是,传统的中国曲刀仍然被广泛使用着,特别是在民间和武术界,就更为盛行。水浒传引首部分写到:“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清朝李鸿章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即使在今天的武术界,说起刀,就是指这种中国传统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变的各种刀。

    这种兵器早年仅见于文字记载。1975年从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两柄实物后,才了解了它的真面目。现在公认的真正的吴钩出土于秦俑一号坑东端长廊部分。钩的形制像弯刀,分身、柄两部分。钩身两侧都有刃,平头无尖锋,截面作枣核形,柄系实心的椭圆体。通长70多厘米,宽3厘米左右。

    据说吴王阖闾死后有三千把宝剑随葬。八十年代在虎丘出土了一柄宝剑,式样十分奇特:横断面呈弧形,中间坟起,像一叶小舟。经专家考证,此剑即是干将所铸“雌雄剑”之一。是否与吴钩有什么深刻的渊源,便不得而知了。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独墅湖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独墅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墅湖并收藏独墅湖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