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浪子回头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最新章节!

    李九娘显然早已经深思熟虑,面对父王的发问侃侃而谈:

    “父王,女儿说要改戏,就在这里了:女儿之意,便是梁山伯还阳之后,娶得名门贤女,伺候双亲尽孝,待科举之日,终于功成名就,此后忠君报国,最后成了一代良臣。却不是好?”

    叶友孝心中狂呕,却不敢表现出来:女神,这么烂的套路,亏你想来?佩服佩服。

    寿王想了想,笑着问:

    “那祝英台呢?”

    李九娘似乎没想过戏里面还有个祝英台,只好随机应变:

    “这等蛊惑梁山伯不能尽孝的女子,由她死去便是。这也正好与贤女形成一个对比,说明女子就该彰显孝义,否则只能遗臭万年。”

    这句话李九娘说的轻快之极,今天看戏以来的所有郁闷,至此一扫而空。还想勾引梁山伯?去死吧。

    扮演祝英台的叶娘温闻言,顿时心头火起:

    这妖女,居然要英台去死!也难怪,她早就想勾搭友孝,所以视我为拦路石!只是她如此狠毒,居然要取我性命?

    叶友孝听说李九娘的修改方案竟然是双女主,虽然穿越前读过这种小说,但此时实在难以苟同。李九娘只是王府郡主,总不是寿王本人,所以叶友孝也就有了反驳的勇气:

    “这男女相爱,乃是天生性情,圣人尚且说……”

    寿王自然站在女儿一头。他冷冰冰扔过来一句话:

    “不孝不义之女,有何性情可言?至于梁山伯,若只讲私情不肯尽孝,便是忤逆。不孝之子,即便死了,也要将他捞回阳间来尽孝!”

    叶友孝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好家伙,死了都不放过?

    郑綮也开口了,不过态度比寿王温和多了:

    “友孝,你想戏中的这个祝英台,违背父言游学,顶撞父命抗婚,最后竟然自杀。如此骄纵女子,真能受得了户牖之烦劳,当的成贤妻良母?哈哈,只怕未必。”

    李九娘眉开眼笑:

    “郑相,还是你识人透彻啊。父王,这贤女,就由女儿来扮演,如何?”

    寿王笑着点头:“九儿要彰显孝道,倒也使得。”

    叶友孝此刻已经哑口无言,这唐朝人看梁祝,怎么看出这一大堆观后感了?真是夏虫不可语冰。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有几分道理。难道说,我已经被唐朝权贵们洗脑了?

    方丈慧慎也刷了一波存在感:

    “阿弥陀佛,老衲所见,若要这梁山伯返回阳世,恐怕却少不得高僧超度。”

    叶友孝一愣,苦笑不已:这,这都什么啊?方丈大和尚,你想在戏台子上念经?

    幸好郑綮摆摆手,拦阻了方丈的创意。但听完郑相的话,感觉也没好到哪里去:

    “方丈大师此言,恐怕未必。若论超度,还该请来道家仙师,方能令人悦服。”

    叶友孝很绝望。眼看好好一个《梁祝》,只因拿到了唐朝,竟然变成了梁山伯移情别恋,祝英台“由她死去”,还有尽孝、忠君,乃至僧道混杂,梵唱不断,道符横飞!他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自己真是犯了大罪了:把经典拿到唐朝,修改成这等惨不忍睹的形象!

    叶厚生暗自思量,如果照此修改,除了加上一个“贤女”角色,还要加上和尚或者道士。贤女由李九娘毛遂自荐,这和尚、道士,谁人来演?莫不成还是自己和娘子?但此刻都是贵人议论,他谨小慎微,自然不敢插嘴。

    寿王思量一阵,下了决心:“叶老丈。”

    叶厚生连忙上前一步叉手唱喏:“殿下,小老儿在。”

    寿王的语气轻缓:“本王今日体察民生,前来赏戏,却见你这戏虽然内容新颖,但不合规范之处甚多。幸有郑相一一指出乖谬之处,孤这才发现,郑相善于见微知着,未雨绸缪,真乃识大体顾大局之贤相。”

    其实关于修改《梁祝》,可以说都是寿王一人主导,郑綮最多只是敲了两下边鼓。但寿王自有他的考虑:自己看戏这件事,虽然不算丑闻,但毕竟难登大雅之堂。若有好事的御史奏与官家,恐怕自己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他爱惜羽毛,顾忌名声,故此颇有踌躇。况且这改戏,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索性几句话交代给郑綮,办好办坏,就都与自己无关。有了宰相坐镇,九儿当然也可以尽兴唱戏,也不再担忧她发生些不虞之事。所以他这么说,实在是一箭双雕。

    郑綮听出寿王有意将改戏的事情交给自己,心中反而一喜。自己的《欲安国本先定风化纲常疏》,重点就是要厘清这“风化纲常”四个字,按照寿王他们的说法修改之后,这个戏既形式新颖情节曲折,又有了极强的政治内容,正好能实现自己正本清源,厘清纲常之意。纲举则目张,父子、夫妇纲常既定,君臣纲常,岂不是水到渠成!如此说来,大唐重回盛世,岂不是就从这小小一台新戏发轫?

    当下正容答道:“殿下谬奖,然而下官才疏学浅,恐怕难为此事。”

    寿王听后,知道郑綮是要自己把话挑明,就微笑说道:

    “郑相不必推辞。孤之意,也就是让郑相拨冗,帮他们把这个戏改正过来。”

    郑綮不再推辞:“殿下抬举,下官自当努力而为之。”

    听见郑綮答应下来,寿王又停住将要离开的脚步,微笑问道:

    “郑相且说,该当如何修改?”

    郑綮朗声道:“下官以为,便是一个浪子回头之意!”

    听到“浪子回头”四个字,叶友孝心中不禁一阵苦笑。不用郑綮说,叶友孝也知道相爷说的“浪子”指的就是梁山伯。梁山伯是纯洁爱情好吧?怎么变成浪子了!

    郑綮没看叶友孝的表情:“这新戏有个好处,就是内容新颖,比参军戏只是博人一笑,强了许多。下官所见,若来用它做个教导宣化,必然不错。不过,亦如殿下所言,这梁山伯为了私情,便不孝亲、不报国,比浪子更为可憎。故此须经过轮回,方悟到父母养育之不易,复经道长运用法力,终于得以还阳。之后更另觅贤女,金榜题名,终成一代良臣。”

    寿王笑了起来:“郑相果然高才。九儿,须得好生跟着郑相磨炼。”

    李九娘听到父王答应自己参加演戏,高兴之余,又开始展现自己的观点:

    “既如此,女儿倒是有个计较。可以把那妖女的戏……”

    郑綮不明所指:“妖女?”

    李九娘歉然一笑:“郑相莫怪,奴家忘了那女子之名,只恨她蛊惑梁山伯堕入死道,故此称她妖女。”

    寿王、郑綮等人都笑了起来。

    叶娘温听李九娘肆意侮辱自己(角色),不由气得满眼喷火,便要冲上前去说理,却被叶大娘死死抓住双手,不由趴到母亲身上抽泣起来。

    郑綮只好由自己来正名:

    “那戏中女子,名叫祝英台。”

    李九娘冷笑一声:“好吧,就依郑相所言,且称她祝英台。”

    她瞟一眼叶娘温还在母亲身上哭泣,也觉得自己是否有些过分?便放缓口气说道:

    “叶小娘,奴家只是说戏,倒与你无关。”

    虽然是道歉,但她语调依旧高高在上,并无丝毫悔意。寿王此时又觉得站的脚酸,遂又坐回到絪褥之上,催促道:

    “九儿说话就该一气呵成,莫要犹豫。”

    李九娘听见父王催促,连忙道歉:“女儿错了,这就说完。”

    她看了一眼众人,侃侃说道:“奴家之意,可将此戏改成七场:第一场,妖……祝英台下山;第二场,祝英台勾引梁山伯;第三场,梁山伯殉情,贤女李莹娘出场,义助梁父;第四场,梁山伯受轮回之苦,李莹娘找来高僧道士将其还阳;第五场,梁父做主,梁山伯与李莹娘喜结良缘;第六场,李莹娘助梁山伯书斋苦读;第七场,梁山伯金榜题名,积累功劳被赐封郡王,李莹娘也做了诰命夫人。”

    她越说越激动,脸上一片晕红,说完之后拉住寿王的胳膊摇动:

    “父王,女儿想到的这些,不知可否?”

    叶友孝听完之后,肠子都要笑的扭起来了,只是脸上不敢体现分毫。如果按照李九娘的设计改编,《梁祝》就不再是爱情戏而是宣传戏了!

    而说到宣传,不唯独是朝廷,佛寺道观,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同时他也看出李九娘其中还携带了私货——尽量压缩叶娘温的戏,并且把叶娘温扮演的祝英台丑化成了一个“妖女”,妥妥的反面形象。然后为了自己,硬塞进一个叫什么“李莹娘”的“贤女”角色,好家伙,跟李九娘只是一字之差!那不就是她自己吗?这个李莹娘却是满身光环的正面形象,既能义助老人,又人脉极广,高僧、道长都是召之即来。这哪是寻常女子?完全就是寿王上台了嘛!而李莹娘居然使梁山伯起死回生,之后如愿嫁给了梁山伯……

    忽然心中一动,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李九娘当初说过的那话:

    “说不定那时候啊,奴家也会看中你呢”。

    如今她这么安排改编,会不会真的是看中了我?暗示要与我喜结良缘?

    郑綮却哈哈大笑,向寿王说道:

    “没想到,没想到,殿下的郡主,居然如此有才!说是才高八斗,亦不为过!可惜是个女身,否则以郡主才华,定能金榜题名,名动京华啊!”

    寿王心中也颇为高兴,倒不是为了女儿说了一堆如何改戏,而是觉得有了郑綮相助,女儿今后一定会少了很多胡闹。他这女儿身为王府郡主,却偏生喜欢唱戏、打马球,委实是他这个做人父的一大烦恼。现在虽然也是唱戏,但是有了当朝宰相的监督,想必今后会守些本分。当即说道:

    “九儿生性活泼,有时候连孤也难以把握。这次改编这小戏,倒是有劳郑相了。”

    他两个互相恭维,谁也没注意一旁的叶娘温越想越怒,竟然无法控制自己,她猛然挣脱了母亲的手,气势汹汹一头扑向李九娘,口里叱喝:

    “李九娘!休得欺人太甚!”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海钓绿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钓绿码并收藏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