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遍地重生下夕烟 > 第二十章 陈小东与有关部门

第二十章 陈小东与有关部门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遍地重生下夕烟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陈小东的《六扇窗》,在内容上与他模仿的原著有很大的不同,可在当时的轰动效果上,却也是不相上下,而小东之后的道路,却与原著作者差之千里。

    这差别的由来,要做个比喻的话,就是两个人手里都有个宝贝,但一个是自己费了些周折淘来的,一个是路上捡来的,当人们问起这宝贝的由来,并且接着问起另外还有什么好东西的时候,那回答可就不一样了。

    那个原著的作者能够讲得出创作的心得,能够讲得出未来的构想,并且这一以贯之的思想和思路,使得他一直在对的时间做出了对的事情,步步立于潮头,一直到功成名才循了常规归于主流。

    而陈小东的回答,难免就有些闪烁其词前后矛盾了,这些言之无物的言论,很快就让媒体感觉到了失望,让文学界的同仁感觉到了释然:这小子,不过是一时灵光乍现梦笔生花,现在是江郎才尽了

    小东感觉到了这些失望和不屑,在恼火和心虚之余,他也在考虑对策,至少是要挽回些面子,也做个缓兵之计。小东后来的口径,开始渐渐变得一致起来: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但现在并不急于发表什么新的作品,创作需要厚积薄发,我还年轻,缺乏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眼下需要沉下心来,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我不会被一时的这点小成绩冲昏头脑

    这些个言论,让人们在理解和赞赏之余,也渐渐减少了对他的关注,继媒体和吃瓜群众散去之后,作协的同志们,也默默地收起了表格:这小盆友,说话还挺上道,可入会的事情就先缓缓吧,以观后效

    小东话是这么说,可心里面完全不是在这么想:mm个p!可真是池浅王八多,这都什么事儿呀等着吧,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又得让你们大吃一惊!

    小东的这些个不忿和信心当然是有道理,咱小东有系统啊!这要还用宝贝做个比喻,那就是你管我从哪儿弄来的,咱有得是啊,弯腰就能捡到,还用费那大劲到处瞎淘?

    于是小东启动了系统,开始挑选了起来。

    小东第一个捡起来的,是《寻秦记》,可犹豫了一阵之后又给放下了。对黄大师他是满心敬畏,而这么做无异于一种僭越,他很是心虚:算了吧这先不整了,日后再说,可选的还多着呐,先看看别的吧。

    于是他又捡起了《三体》,要干就干个大的!可琢磨了好久之后,他也给放下了。小东当时是光看热闹了,可要把这么个宏大深奥的故事缕个清楚,还真不是个轻松的事儿,而要根据梗概进行个二次创作呢,他脑子里还一片空白,那算了吧这个也以后再说幸亏这小子把这书给放过了,要是他吭哧吭哧真给拼凑了出来,而又没有原著的那个精神内核,那可就成了焚琴煮鹤了,最要命的,是把人作者的功给提前破了。

    小东翻来翻去,最后锁定了《鬼吹灯》,这个要好弄一些。这里面的情节他基本记得,记不全的照猫画虎瞎编一下也能给续上去,于是他就打定主意了先来这本:好了,就这个了,对不起了哥们儿

    于是小东就开始废寝忘食地写了起来,忙乎了五个多月,一阵子东拼西凑,把第一部精绝古城给赶了出来,算起来比原著少了好几万字,不过也没啥大破绽,大差不差吧。

    不过这也很不容易了,按现在的算法,四十万字五个月,那也是日更三千的水平了,在当时这简直是神速。同期对比一下:《白鹿原》,同样是四十万字的体量,陈忠实从八八年四月初开始写,一直用了八个多月才完成了草拟,真正成稿已经是九二年了,这还是纯写作时间,那要是算上酝酿,时间就更长了。

    这个对比是纯技术上的,没什么褒贬的含义,写作时间前后相近,可根本是两个时代的事儿,对这个差别你只能说是没脾气,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

    你看惯了《英雄本色》里面的侠义豪情,一下子对《古惑仔》肯定是接受不了,可要是想象一下,让满脸正气一身领带西装的周润发和狄龙,一下子蹦到浩南山鸡他们堆儿里当大哥去拉架,也确实是有一种倚老卖老的不合时宜。

    到了现在,浩南山鸡这帮打群架的都显得笨拙了起来,一天天净吹牛逼连个吃鸡都不会,那日更过万,还能算个什么叫人吃惊的事儿么?

    小东能写得那么快,除了是因为开了挂,还因为家伙事儿上也是鸟枪换炮,他弄了台386和lq1600k打印机,一天天噼里啪啦敲,吱儿吱儿地打印,速度飞快。这两样东西加上耗材,快两万块了,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开销,可咱小东买得起,《六扇窗》挣了不少稿费呢

    主编老曹先是叫这么大的一个包裹给下了一跳,打开之后又是一阵新奇:这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啊,印出来的,新鲜等他一口气读完了好多之后,前面的那些惊奇已经不值一提,这回他是彻底地懵了

    怎么还没动静?小东抻长了脖子等了好久,还是没有任何回音,这怎么回事儿呢?这漫长的等待,叫一贯不执拗的陈小东也耐不住性子了,给出版社打了电话追问情况。

    出版社那边的回复有些遮遮掩掩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结论就是让小东先别着急,说写得很好很新颖,但有些事情需要斟酌一下,时代背景价值观什么的。

    小东听了这些又后悔也又气恼,后悔是自己有些心急,写作的时候没有像《六扇窗》那么细心,把一些明显和时代不符的情节都仔细地换掉。气恼是他回想了一下之后,觉得也没什么太出格的事儿呀,一个明显是虚构的故事,哪儿来那么多没用的说道啊这事儿有些蹊跷。

    之后又过了大概有一个星期的样子吧,出版社那边来了电话,说是作协举办了一个培训班,社里面争取了一下,给小东弄了一个名额,请他来参加,正好同时也讨论下作品出版的事情。

    接了这个电话,小东心里面一下子豁然开朗,看来他们对我还是很重视的啊,还给找机会提高自己,这不仅仅是一部两部作品的事情了,分明是要重点培养了我太心急了,幸亏没有说出什么抱怨的话作品一定要好好听取他们的意见,需要改就改

    这个培训班规格很高,参与者都是一些成名已久的名家或刚刚暂露头角的新锐,看来这与其说是培训,还不如说是一次聚会和交流。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小东很是兴奋,也有些惶惶然:见到这些人,自己该注意些什么,才不会露出马脚呢?

    可小东那是想多了,参会的这些个人,他一个也没有见着,刚来到宾馆进了房间,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被人领走了,一直到培训快结束了才又给送了回来,可这时小东已经没有心思再参加了。

    培训的地点是西苑宾馆,那天小东被出版社安排人接了过来,没有登记就直接进了一个房间,而他进来时,已经有三个人在那里等候,其中一位是主编曹老师,还有一个人,曹老师介绍他叫王老师,另外的一个当时没有人介绍,事后他也没有再见到过,一直坐在那里默不作声。

    见了面,曹老师很热情,但隐约有些不自在,就好像自己是个犹大,出卖了纯洁无瑕对自己信任无比的陈小东。

    打过了招呼之后,曹老师满脸堆笑地向小东介绍起了房间里的另外一个人:

    “小陈同志,这位是你就叫他王老师吧。”

    “是这样,你的这个作品呢,很精彩,我个人很欣赏,王老师也觉得很新奇,认为你是个人才,所以呢所以王老师就代表有关部门,想和你谈一谈,也请你配合一下。”

    “今天你就不用参加活动了,先跟王老师去下,等那边的事情结束,再把你送回这里,到时咱们再接着讨论出版的事儿。”

    小东听了这话,登时就感到了一丝不安:有关部门?怎么了?这本书惹上什么麻烦了?哪能呢?除了有些神神叨叨,也没啥呀

    那位王老师看着小东一脸紧张的样子,赶紧安慰了起来:

    “小陈同志,你别紧张。”

    “是这样你写的这本书很精彩很新颖,我们觉得呢,你能写出这样一本别出心裁的作品,可能会跟你个人的一些特殊经历有关,所以想了解下,对国家的一些研究提供一下借鉴,这是在向你取经,不是因为你有什么问题,你放心就好。”

    听了这些,小东登时心里面一惊:特殊经历是在说我重生这件事吗?莫非看了这本书的人里面,就有从未来回来的人吗?

    让小东惊惧的,是自己的秘密一下子让人揭破时的那种心惊,别的,他倒也想不出啥来,那这样,也无非是个剽窃,撤回来就行了呗,还有什么大罪么?那要自己过去谈,是要谈什么呀?

    小东就这样想着,心思就有些飘忽,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慌乱不安。

    王老师说话的时候,一直就在观察着小东脸上的表情,看到他这个样子,接着又说了起来:

    “小东同志,详细的呢,咱们到所里再谈,你现在开始就回想下,自己有没有某个时候,比如说一觉醒来呀,或因为什么事情暂时失去了意识,醒来后就一下子就有了很多地奇思妙想,或是或是一下子就好像看到了什么现实中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比如未来的幻觉呀什么的。”

    王老师在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有些耐人寻味,分明是带着一种暗示,好像是在提示着小东,要把自己所有的这些事情,都给归因到偶然的事情上,比如一场奇怪的梦。

    “你一定要认真想下,是不是在什么时候做过奇怪的梦,一觉醒来之后没有很快忘掉,反而就像自己经历过的一样,记得很清晰。”

    王老师的这个重复,就算不是在有意提醒,也至少一下子启发了小东,真的要是有人刨根问底追问起来,那就一口咬定是因为做过梦,这最安全了,要是说了自己是重生,那不知会有什么麻烦呢,会不会拿自己做试验?想着一群穿白大褂的人把自己绑在床上,拿着手术刀比划来比划去,小东的头皮就一阵发麻。对,就一口咬定是做梦了。

    王老师仔细观察着小东脸上的表情,看到他好像是由慌乱到一下子有了主意,渐渐镇定了下来,就转身对曹老师说道:

    “那曹老师,我们就先走啦等我们交流完,保证完璧归赵,把你的宝贝作家给你还回来,你就放心吧。”

    “老王你可真能开玩笑,有什么不放心的?国家的事最重要,还是先可着你们来吧可要是没给好好招待,给我们这小伙子给饿瘦了,我可得找你算账。”

    曹老师跟老王打完哈哈,又转身对小东说道:“小陈儿,那你就跟着去吧,我等你回来”

    目送着陈小东跟着他们离去,曹老师陷入了一阵疑虑,他倒不是担心小东的安全,这肯定没问题,他疑惑的是,这老王现在是哪个部门的呢?有点儿神神秘秘,但来头很大,到底是干嘛的呢?

    老王叫王焕成,是曹老师的同学,他们都是北大的工农兵学员,曹老师在中文系,王焕成在外语系,是部队过来的。

    毕业后曹老师去了报社,后来又到了出版社,老王回了部队,部门也换了好几次,还经常出国,但他们俩一直保持着联系。

    他们两个很投脾气,在学校时就很谈得来,这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老王热爱文学。老王常常跟老曹说,自己是在部队,得服从组织安排,要在地方,早就也想调到出版社了,当个普通编辑都行。“我给你当下手,收我就行”,每次提到这些,老王都这样跟他开玩笑。

    近水楼台,就这样,老王通过老曹,很多还没出版的作品他都能先睹为快,还经常开玩笑似地做些点评,有些点评老曹事后回味起来,还真觉得是那么回事儿,因此他也经常跟老王开玩笑,说幸亏部队把你给拴住了,那要是给你放出来我们都没饭吃了。

    老曹在震惊于小东作品的时候,正赶上一位老同学要出国做访问学者,几个朋友聚了一下为他践行。席间老曹就跟王焕成感慨了这件事情,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想象力可真是丰富,老王听了这件事情,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一定要看一下这本小说。

    老曹犯了难,说以前给你看的那些都是等待付印的,老朋友先睹为快也无妨,可这是刚刚寄来的手稿,这么做就不符合规矩了。老王一再央求,最后老曹说这样吧,你到我们社里来,就在办公室看一看。

    老王才看了几章,就紧张地问起了老曹,说还有没有别人看过,老曹告诉他说还没有,老王就跟他说,那先这样,暂时先别人其他任何人看,这个作者我要接触一下。老曹就觉得这有点儿不对劲儿,说这样不大好吧我得请示一下,老王说不用了我来安排。老曹起初还对他的话有些疑虑,心想我们的事怎么还能由你来安排,可后来总编的一个电话使他相信了,他们的事儿老王还真是能安排,连小东的投稿都被收走了,接着就有了后来的事情

    主编老曹回想着这些事情,越想越摸不着头脑:国家?研究?研究这事儿干嘛?保护文物?那这又关老王什么事儿?部队管这些干嘛?这一连串儿的问号,想得老曹脑袋都疼,算了不想了,等他们完事儿再说吧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遍地重生下夕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郭老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老农并收藏遍地重生下夕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