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财神诞生记 > 第二章 三年初学一事困惑

第二章 三年初学一事困惑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财神诞生记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财神诞生记

    第二章三年初学一事困惑

    赵家除了种地,老兄弟俩在农闲时还做点儿小买卖,日子过得倒也殷实。孩子一天天长大,老兄弟俩商量着让小兄弟们上几天眼学,将来做买卖,出门在外,识几个字方便。老兄弟俩送上束脩,就去送赵明赵亮去了学堂。

    学堂在村西头老族长的前院里,房子是老族长的父亲盖的。其父早年跑买卖,发了点儿财,想到老来老去叶落归根,就盖了这么处房子。后来没了音信,有说被强盗劫财杀死在路上;有说在外又娶了个女人过起了日子。

    建这处院子的时候,请风水先生看过,说是街门最好朝南,南墙外就是河,不现实,就说朝东也好,财自东方向西来,能保财源亨通,这倒正合其父之意。其实他这处住宅只能向东开门,南边是河,西边是他人住宅,北边是自己的老宅,不向东还能再向哪里去?又有风水先生看过说,向东出门碰山,主人丁不旺,你想,人能碰得过山吗?后边的宅子虽然也冲着山,但正对着邻居家的屋山墙,两山一高一矮,叠起来是一“出”字,出一点财,就能免除此灾。这样老族长在三十岁还没孩子时,就搬到后院老宅,倒出前院作了学堂。

    先生姓鲁,村里的人都称他鲁先生,他自称鲁生。鲁先生已有一把年纪,胡子都花白了。除了教学,村里人有个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写个喜联挽幛之类的,也都找他。鲁先生倒也不难求,人缘还不错。只是这鲁先生天生古板,自觉着学问甚大,生不逢时,未遇明主,一直郁郁不得志。只有在教学生时和乡亲们求他写个字时才觉得自己还是个人物。一生也未教出个成名的人物来,却总觉得自己空怀着满腹学问,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得施展。鲁先生教学多年,学生不少,没有个出人头地的,自觉得脸上无光,还仍然不服气,不信自己就这么终老一生,因而对学生十分苛刻严厉,始终抱着严师出高徒的信条。却不知在这穷乡僻壤,送孩子上学的,原本只是为了孩子能识几个字,别当睁眼瞎,做买卖能记个流水帐,究竟孩子能有多大出息,谁也没去想过。

    鲁先生教的学生大小差别很大,有钱人家的孩子,快好娶媳妇了还在里边念书,赵亮最小,还不到十岁。学生们有的上了七八年,有的上了几天几个月,周围就这么一个先生,好歹长短都得鲁先生教。

    学生们分在东西厢房和南屋里,根据入学长短,也算是分了三个班。鲁先生住正屋。正屋正中有个北门,通着老族长住宅。鲁先生除了教学生几个生字、指点写字的笔画结构,大部分时间就是把“子曰”、“诗曰”留给学生自己去背,有空他就找老族长闲聊。老族长无子嗣,长叹命运不济,和鲁先生倒说得来。两人常常是聊得海阔天空,鲁先生一上午一下午不教学生也是常有的事。学生们摸上了门道,时常是先生前脚一走,后边就立刻翻了天。一旦被先生发现,那些被鲁先生捉到的学生,就会被先生打三戒尺。如果调皮捣乱的学生多了,鲁先生就让学生们相互打。学生们学乖了,玩皮之前派个人先侦查一番,在先生聊到兴头上再打闹,打闹时再派个望风的,鲁先生就很少捉到了。望风的学生却脱不掉,轮流望风往往是轮流挨打。

    鲁先生打学生有个尺度,大的学生打得重,小的学生打得轻;犯错次数多的打得重,次数少的打得轻。学生们都不敢回家说,因为鲁先生有言在先,不打不成材,谁把孩子送给他就不能心疼,否则别来。

    肇雩最调皮,挨打的次数也最多,就琢磨点子报复鲁先生。鲁先生好喝一口茶,自己另盘了一个小炉子,用陶罐烧水,说这样烧的水泡茶对味,锅里烧的水泡不出味。但鲁先生有个毛病,胡侃神聊起来,把什么都忘了,水烧没了一半,他说话的兴致还不能尽。

    肇雩看准了这事,领着几个人到街上偷来卖肉人的肉,放到先生的陶罐里煮着吃。

    鲁先生泡荼喝着变了味,一检査,陶罐里肉腥羊膻,不得了,只得把茶壶刷了又刷。鲁先生常年累月用这把茶壶,底部隆起了个包,鲁先生说那是“茶山”,是对人炫耀的资本。这下没有了,那个心疼劲自不可说。不知道是谁干的,就把所有的学生每人打了三戒尺,赵亮上茅房躲过一打。

    有一天鲁先生有事,布置好上午要背的文章,就走了。学生们“嗷”的一声立刻欢快了起来。学生们估计,先生管怎么也得放学时才能回来,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个上午了,一下子没了挡。商量着如何玩,有的说玩娶媳妇,都说不行,没有女的没意思。肇雩说把正屋里吊在房梁上的棺材放下来玩出殡,锁柱同意,大家就搬桌子摞板凳向下放。棺材是老族长为自己准备的,挺沉,好不容易才放下来。棺材放下来了,麻烦也来了。抬的人哭的人都有人自告奋勇地干,惟独这“死人”,谁也不愿当。肇雩发了话:“锁柱,你进去当死人!”

    锁柱并不买雩的帐,支楞着眼睛说:“你扯我个蛋子,凭什么我当死人,你为什么不当?没味儿拉臊,吃馉扎拉包。你爹还没死哩,等你爹死了,不用你说我就当!要不你这阵儿叫我一声爹,我立时就躺进去。”

    雩吃了呛,恼羞成怒,回骂道:“你个鳖羔子敢骂我,老子揍你!”

    “咋唬谁?就你一指头高矮个小鳖精,跳个高儿头皮碰不着我个蛋子,还不知道谁揍谁来!你掴着我试试?掴我一根汗毛,叫你扶不起竹竿,不信你就过来!”

    在这个学堂里,只有锁住敢和雩作对。

    赵亮怕晚了先生回来,走向前来说:“你们还玩不玩儿了?要玩儿就别对磨嘴,不玩儿就拉倒!”

    赵亮好心给他们解围,雩却不领情,他正好找到了出气筒,就对着赵亮来了,说:“俺啦的事情用着你个小熊种掺言了?好人还用着你来装?你想装好人是吧?老子就叫你装,你就进去装死人。”

    除了锁柱,肇雩的话没有人敢不听,他父亲是村长,老子做官儿子也作大。这个学堂数他呆得时间长,字识不了几个,打架闹火欺负小孩哪样也少不了他。赵亮要不听,怕挨揍;听他的话躺到棺材里去,又害怕。稍微一犹豫,雩揪着赵亮的耳朵就往棺材里按。

    赵亮疼的嗷嗷叫,把着棺材沿儿,雩也没有办法把他弄进去。赵明怕把弟弟的耳朵揪下来,大声说:“放开他,我进去装死人。”谁知事有凑巧,赵明躺进棺材,雩几个刚把盖子扣上,鲁先就回来了。学生们一哄而散,各人跑回了教室。

    鲁先生把所有的学生都叫到正屋里,拿出戒尺让雩一个一个的打,他在一旁数着人。上次在他陶罐里煮肉的事,他的气还没消。那一次他觉得少打了一个人,这次决不能让一个人逃过。打了一遍还是少了一个人。鲁先生把雩叫到跟前,拿过戒尺,厉声喝道:“雩,还有谁不在?你要是不说,我让他们每人打你三下。”雩下意识地在衣襟上搓了搓手,嗫喏地说:“还有赵明。”雩也不敢不说了,他平时打这个欺负那个,先生叫别人打他,谁也不会轻饶了他。

    “在哪里?”鲁先生吼道。

    “在棺材里。”

    倒是把鲁先生吓了一跳,赶紧掀起棺材盖,赵明的小脸已经憋得发了青。

    学生们挨了打,都怪雩。雩说我给你们报仇。这次咱们想个办法,报了仇,还不能让先生抓到人。

    学堂的西南角有个茅房,盖房时打算养牲畜,盛粪的圈很深,每到夏天就会积很多水。圈沿的石块倾斜,蹲便时有后倾的感觉。学生们倒没什么,鲁先生却总担心掉到圈里。这不要紧,鲁先生有办法,他在圈沿上钉了一块木棍,蹲便时把着,惬意得很。从此养成了一个习惯,一蹲就是半个时辰。

    雩把木棍用石头砸松,拔出来用锯子锯断一半,再轻轻地放回去,锯开处用干土盖了盖。鲁先生像往常一样。蹲便时一拉,一个仰巴扎人掉到粪坑里,粪便污水把全身湿了个透,还喝了几口臭水。

    这下不得了了。要说鲁先生那个火,暴风骤雨雷霆万钩都不为过。他不知道是谁干的,但又决不能放过这件事。一边换衣服一边想了个办法。他在纸上写了“我锯的”三个字贴到墙上,让学生们念。

    第一个叫到的是赵明。赵明规规矩矩地念:“我锯的”。鲁先生怒吼:“你锯的就打你。”狠狠地打了三戒尺。

    赵明感觉先生这次是真生气了,以前挨打,从来没有这么疼过。

    依次下来,每个人念完都挨了三下。轮到雩,他想耍个小聪明,吞吞吐吐地念:“我……先生,下面的字我不认识。”鲁先生更来气:“你不认识?”狠狠地打了雩六戒尺,边打边说:“我就打你个不认识!”

    学生们再也不敢玩花样,一个个老老实实地念,老老实实地挨打。

    叫到赵亮,他念道:“你锯的。”

    鲁先生几乎是竭斯底里了:“那是个‘你锯的’?那不是‘我锯的’。”赵亮不紧不慢地跟上一句:“先生,你锯的你还打我们?”

    鲁先生气炸了肺,脸上的肌肉抽搐,胡子忽闪忽闪的,可又被咽了个倒憋气,什么话也翻不上来。只有作罢。

    鲁先生本来对赵明兄弟挺看重的,常和老族长说,我教的这些学生,差别太大了,赵明赵亮给雩当先生都绰绰有余。尤其是赵明,将来定有出息。能给我扬名立万的,就是这个学生。赵亮给了他难堪鲁先生就有点儿看不上赵亮,以后常常呵斥他:“小聪明,何有大处!”

    后边的学生逃过一劫,都夸赵亮聪明,说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

    其实鲁先生打学生,只是要孩子们好好读书,只打手掌,除了偶尔拧几次耳朵,从不打别的地方,起到规矩的作用就行。在别的事情上,鲁先生还是蛮通情达理的。放了学,学生们玩耍游戏,鲁先生并不干涉,只要第二天不耽误上学就成。

    孩子们常玩的游戏是“打天官”。把砖头瓦块立在地上,放在中间的就叫天官,两边耳朵,前面鼻子,后边的叫老毛。天官最小当然就最难打,但谁打倒了天官谁就说了算。那个什么也打不着的就挨打。“天官”指挥着,打的人齐声说:“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下山,问问天官算不算?”天官说不算,就继续打。再打过一两次,觉得差不多了,就另说一套:

    “打铜鼓,吹响号,问问天官饶不饶?”

    天官说“不饶”,还得继续。一般在这种情况都会说,饶了。砖头瓦块支起来再来一局。孩子们在一起相互之间无非是玩耍作游戏,一般只是象征性的拍打几下而已,并不真打。

    肇雩最爱玩儿的就是这种游戏,他不打别的,只打“天官”,打倒了天官,他就能够象他爹一样吆五喝六的支派其他人了。指挥着人打人,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有那么一回,雩终于打倒了“天官”,恰好又是锁柱没有打着,雩想起了上回让锁柱进棺材锁柱顶撞他的事,就记恨上了。心想,这回你终于犯在老子手里了,老子非把你制服了不可。

    孩子们打了几遍,问,算不算?雩说不算。问饶不饶?雩说不饶。就这样扭耳朵揪头发的一直来到了村前的河里。赵明揪着锁柱的耳朵,心里不忍,一边拍打着一边念道:“打铜鼓,吹响号,求求天官饶一饶。

    “不饶。”雩觉得自己的威严并没有完全施展出来,狠声狠气地对赵明说:“再敢多嘴,让他们打你。”

    锁柱小声儿对赵明说:“甭求他,等他犯到我手里,看我怎么修理他。”

    虽说是游戏,但孩子们都守规矩,不守规矩,就是不讲义气,以后谁也不会和他在一起玩儿了。小时候不入群的孩子,大了不会有朋友。

    雩吆喝着同学们,直拉着锁柱沿着河沿走到了西村庄前。转回来天已经黑了,直到有的父母出来找孩子才算了事。

    赵明知道犯了错,心里嘀咕着回家后会不会挨打?到家后,果然见母亲嘟噜着脸,却并没有挨打,只是说:“以后别和雩那样的人搅和在一起。”就再也没说别的。

    雩因为自己多挨了三下打,而赵亮没挨打,就认为自己多挨的这三下是替赵亮的,总想着找茬报复。

    赵父在外买了两支毛笔,给兄弟俩一人一枝,鲁先生说好,当地没有这么好的。肇雩就把赵亮的毛笔偷了藏起来准备放学时拿回家,赵亮报告了先生。鲁先生把学生都召到正房里,说了一句有人丢了毛笔,就是咱们这儿的人拿的。然后闭上眼睛,仰面向着屋顶,掐着手指,神秘兮兮的,并不时的用眼睛缝里的光扫一下学生的脸。隔了一会儿说他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了,我要你们自己赶紧告诉我。

    他把学生赶到院子外面,一个一个往里叫。叫进前面的学生,鲁先生问,你们看到赵亮的毛笔了吗?孩子们说,没有。鲁先生让他们出去了。叫了七八个叫到了雩,鲁先生说:“肇等!赵亮的毛笔在哪儿,你说!”

    雩说:“我想想。”

    鲁先生厉声喝道:“想什么?快拿出来!”

    雩只好乖乖地把毛笔拿了出来。

    鲁先生把毛笔放进赵亮的包裹里,还是一个又一个的往里叫,又叫了两三个叫到了赵明,说你替你弟弟找一找。

    赵明说:“我俩都找了十几遍了,没有哇!”

    鲁先生说:“叫你找你就找。”

    赵明没法儿,只得例行公事似的再打开包裹找。心里还不服气地嘟嘟囔囔,你给找不着就说找不着得了,还反过来治作人儿。谁知打开包裹,毛笔就在里边。心里就觉得奇了怪了,找了那么多遍都找不着,这会儿却神出来了。只得拿给了先生。

    鲁先生说:“放回去吧,你把他们都叫进来。”

    赵明把同学们都叫了进来,鲁先生说赵亮粗心大意,明明没丢却说丢了。赵亮感到委屈,放学后向哥说明明找了好几遍没有,怎么你找就有了呢?赵明觉得好像事里有事儿,却说不清楚,想不明白,只好说算了吧,没丢就好。不过从此以后学堂里再也没有发生丢东西的事。

    江月是个女孩子,得不到上学,家里穷,得帮父母干活,八、九岁的时候就出来放羊。她放羊不用鞭子,羊乱跑乱窜跑到庄稼地里吃庄稼,江月用石子打。扔石子扔常了,百发百中,羊老老实实听她吆喝。她还有一个办法,把领头的大羝羊放倒,在上面的耳朵上放一块土坷垃,羝羊不敢动,其它的羊围着羝羊转,都不乱跑。羊吃草吃得差不多了,江月就用这种方法把羊群放在一个有草的地方,跑到学堂窗外听先生讲课,由于她天资聪颖,几年下来,也多少能识几个字。

    鲁先生教学生写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一块方方正正的木板,把四周围起来,里边放进沙子,用木棍写,写完了抹平再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写这个字。另一种方法是用毛笔蘸着水在木板上写,为得是让学生会用毛笔。纸很贵,大多数家庭用不起。隔个一月两月,鲁先生就让学生用纸写一张,他给批一批,把字写得好的画上圆圈,在写错字的边上划一个叉,在纸边上写上正确的字,让学生拿回家给家长看看。家长都说鲁先生教学生省钱。

    就这样,兄弟俩跟着鲁先生学了三年多。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诛仙合体双修武道神尊驭鲛记阎王神武至尊宦妃天下修罗刀帝不嫁总裁嫁男仆九阳神王

财神诞生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长空星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空星主并收藏财神诞生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