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财神诞生记 > 第七章 为国立功民敬为神

第七章 为国立功民敬为神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财神诞生记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女人的第一个孩子总会令她铭记在心,因为那是她初次体验当母亲的感觉。钢斧子总忘不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娘家走得特别勤,说是看娘,其实更多的是看儿子,所以每次回去一住就是好几天。卞桃儿过门一个多月她没有回娘家,实在憋不住了,一去就回娘家住了七八天。宿大逮着了这个机会,就实施了他的计划。钢斧子走的次日早晨,宿大把儿子媳妇叫到他的屋里,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老鹰把咱们家的鸡叼了去,挂在石榴树上,鸡在树上还下了一条小鲫鱼,鸡不下蛋下鱼,我怕不是一个好兆头。

    儿子宿常跑到天井里一看,急急忙忙跑回来说:“爹,真的,鸡在上头,鱼在下头。”

    第二天早晨,宿大又把儿子媳妇叫到跟前,说,昨晚上我又做梦了,这个梦更糟糕。我梦见天狗把咱们家的兔子咬死了,天神说埋在后院的土坑里。宿常跑去挖了挖,果然是自己家里的兔子。回来后对卞桃儿说:“咱爹的梦,准!”

    第三天早晨,宿常不见爹召唤,就过来问,说,爹,你昨晚没做梦吗?宿大说,叫你媳妇过来吧。卞桃儿过来,宿大叫儿子出去说,我又做梦了。却吞吞吐吐地不说是什么梦。只是说,这个梦实在不好说,要不然,你在已时到庙里问问神吧。

    卞桃儿半上午去了庙里,跪在神像前祷告,只听神像上有个声音说道:“你和你公爹前世是夫妻,今天要行夫妻之事儿。否则,你公爹立即就死,你将大祸临头!”

    卞桃儿从来没有听过神像开口说话,也没有听说谁听见过神像开口说话,吓的一口气跑回家,到家后心还“扑嗵扑嗵”直跳。丈夫宿常不在家,公爹问她,你问的神说什么?下桃儿不说,宿大说,我梦见天神说咱俩前世是夫妻,今天要行夫妻之事儿。否则,咱家将要大祸临头!你求神,神是怎么说的?卞桃儿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头别了过去。

    宿大说,媳妇儿呀!这都是命哪!要不是咱俩有缘分,宿常那个又痴又傻的样儿,怎么能说到你这样的好人儿?见下桃儿仍没话儿,又说,桃儿,我知道这种事儿你不好开口,要不你就让爹照量照量?过去这块事儿就行。咱不真干!

    仍见卞桃儿没有话儿,他就扑上去把卞桃儿摁倒在炕上,动手给她脱下了衣裳。卞桃儿没有一点儿反抗,拉过一件衣服蒙住了自己的脸。

    宿大见卞桃儿果然仍是处女。

    卞桃儿想,丈夫傻得不通人事儿,婆婆是个泼妇,只有公爹对自己还好一点儿,认命吧!将来有了孩子,好歹也是一家人家。所以就任凭宿大在身上肆虐。

    当婆婆使唤媳妇的滋味,钢斧子没有好好享受过,今天有钱了,她要好好尝尝这个滋味了。

    消息没翅膀会飞,听说山沟里有金子,四庄八村的男人们,蜂拥地来到山沟里淘金,一时间,山沟里人山人海,挥掀抡镐,都在做着发财梦。山体被挖得坑坑洼洼,水道被挖得高低不平。这座山上的金含量很低,行不成矿,全凭水流冲刷沉淀到沙里才能淘到金子,水道被破坏了,沙金不能沉积,金子以后也没了。但人们的发财梦没有做完,不少人还在挖。有一个聪明的老妇人,说山上根本就没有金子。金子乃是财神爷所赐,不拜神,到哪里能挖到金子?她串联了几个老妇女,备足香火,来到天云观财神殿磕头上供。她仔细地问过宿氏是在什么地方磕头碰到了银子,就来到这个地方

    磕头烧香祈神。她们一个个香火备得很足,想比宿氏发更大的财。谁知福祸无常,正在香火烧旺的时候,一阵风刮过,把她们烧的纸刮到了山林里。冬季的干草枯枝见火就着,立刻引起了一场山火。山上草厚林密,火好猛啊!要不是村子里的人怕火烧进村子而奋力扑救,怕是会把整座山都要烧透。

    老妇女们财没发着,倒赔了山林的主人好些钱。直赔的她们心也疼了,眼也绿了。可她们比起宿氏来却算不了什么,最惨的是宿大一家。着火的时候,宿大的孙子正在树林里采蘑菇,被这场大火活活的烧死在山林里。

    赵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好心会带来这么一个结果。自己有什么错吗?没有。让宿氏这样的人家也过上好日子不对吗?没什么不对。为什么会是这样?他怎么也搞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天意还是人愿?哪一样该是这样?想,还是离开这儿吧!离开这儿,让自己的心别这么沉重。

    禹皇河的发端西向,流经一段转为南向。如今是冬季,河中只有涓涓细流,兄弟俩沿着这条小河南去,到了一个叫北桥的村子边停了下来。这里的山势还没有尽,在河边的一个高坡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幢房子,离村子约有半里路。房子没有院墙,也没有厢房,只有五间正屋。门眉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二祖同宗”四个大字。赵明在想,看样子这是一座家庙,只是不知道这“二祖”两字是什么意思?是两姓合一,象“欧阳”、“诸葛”之类的、还是一姓两支族人同用一个祠堂?这庙并无庙门,门槛倒是挺高的,兄弟俩走了进去。迎面有张供桌,土垒的,供桌之上有一个台子,只供着一尊神像,面目和天云观的财神差不多,只是这尊财神是木刻的,看上去倒和赵明有点儿像。台子分为两阶,下面这阶比财神坐的这阶矮一尺,宽有尺余。

    赵明想,这大概是祭祖时摆放牌位用的吧?看来这族人倒是实用,发财、敬祖之心都这么直截了当,不遮不掩。

    这时,从庙前走过一个人,急匆匆地赶路,好像这庙并不存在,看也没看一眼就下了河沿。当他走到河的中间,被河水挡住了去路。那人拿起一块石头扔到水里试了试,中间挺深,目量了目量,跳不过去,想找几块大点儿的石头垫一下,没有,就转身走了回来。他来到庙前,瞅量了一下庙前的石阶,扳了两下,扳不动。抬头看见财神木像,不假思索,跳上台子就把木像搬了下来。他抗着木像径直走到河中间,把木像扔到水深的地方,踏着神像走了过去。过了河,扬长而去。

    在那人把神像扔进水里的时候,赵明觉得一股刺骨的寒气袭遍全身,透彻心肺。那人脚踏神像向对岸一跃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头几乎要爆裂开来。

    兄弟俩都看到了这一幕,赵亮说:“哥,你看,这个人对神大不的敬,他会得到报应的。”赵明说,这很难说,这个人无惧无畏,什么神能耐何得了他?!”

    正说着话,从东岸又走来一个人,比刚才过河之人稍微大几岁,人很瘦弱。他刚想踩着木像过河,见是神像,立刻收住了脚。赵明下意识地捂着自己的头。谁知那人吓得呆若木鸡,跪下来磕头如捣蒜,爬起来跳到水里,慌里慌张地把木像扶了起来。他费劲巴力地把木像抗起来,到了庙前歇了歇,又费了吃奶的劲才把神像放到了台子上。放正后,那人从台子上下来,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这才觉得心安一些。他趟水过河,拿起包袱,再趟过来上岸而来。再经过庙前在庙门外又跪下来磕头,方才离去。

    这只是一座家庙,没有什么住宿睡觉的地方,兄弟俩继续沿河前行。来到一个较大的集镇,叫冢灵集,找了家叫“客再来”的旅店住了下来。放下包裹,赵明走出去想看看这里的街市,出门却见人们三五成群的向着东南方向走,街上并没有住足之人。一打听,说今天是老城口庙会。见弟俩也想去看看,就跟在人们后边前去。

    冢灵集因一位大夫的墓冢而得名。这位大夫因进策而得到国君的赏识和重用、他出身寒微,当了大官仍怀有爱民之心,多次地为国君出谋划策赢得胜利。在一次平定蛮夷叛乱的战争中,大军被奸细引入了一个迷谷。山谷中飞沙走石,尘土遮天敝日,瘴气重重,大军走了几天都在原地打转转儿。眼见得水断粮绝,束手无策,国君只有析求上苍保佑。可是上苍似乎并不关心此事,真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神祝巫师们一个个也没了能耐。是这位大神,他找来了几匹老马,让大军跟在老马的后边走,才脱离了险境,从此就有了老马识途一说。战争胜利了,大夫却病死在归国途中。因为大军要回到这一带休整,所以,国君就决定把他葬在这儿。国君让每一个士兵备一兜土,违令者斩,为他筑起了一个大冢。冢灵集、冢后娄底周围几个村子因而得名。人们怀念他,春秋四季祭祀不断。许多人说,这位大夫活着的时候一心为民,死了成神,求他比求别的神都灵。后来,随着年代的久远,随着古城口上狐仙的崛起,人们就渐渐地把他忘却了,香火也迅速地移向了老城口。

    临近庙会,听见有人在后边吆喝:“闪开,闪开!”回头一看,七八个人簇拥着一乘轿子向老城口的方向走,一个猴精巴怪的家伙向两边拨拉着人群。

    嚯!好家伙,这庙会上端的人多,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现在刚是半响,已有上万人聚集在此,怕是临近中午,不知还会有多少人来?听口音,有的人来自很远的地方。兄弟俩也曾听说这老城口有点儿神灵,不想竟是这般大,能一下子聚集这么多人!

    老城口并无城门,只有依河而建的一道残破的城墙。城墙两侧的砖石早被人们拆走,夹层里边的土也已经坍塌,上面长满了荆棘树木。在几棵高树上,挂着一些布条,像旌旗一样飘动,上面写着一些求神祈福之类的话语。城墙里边一东一西遥望相对建有两座庙字,都不大,比那“二祖同宗”家庙还小。

    这儿并非集市,但由于赶庙会的人多,人们就在收获过的庄稼地里设了许多摊子。这些摊子,几乎清一色卖香烛神笺,偶尔才会见到几个卖水果点心的小摊儿。

    赵明在一个摊主的字写得不错的摊位前驻足,冷眼旁观,见这写的五花八门,种类最为齐全,几乎天上所有的神都聚集到了这儿。如果来人所求之事不明是归哪路神仙所管,摊主就现造一个神立马就给你写好,好像所有的神连同玉皇大帝都会听他召唤。在这儿,你不知道是神仙说了算还是他说了算。再看所写内容,更是不可思议:某某神仙,弟子诚心前来拜你,今有何事相求,现将香烛奉上,望神查收,保佑弟子如愿。如若实现,弟子还有更多香火拜奉。有那些无事前来闲逛的人,还给他们准备有专门的如意笺,是这样写的:

    神光显照

    天灵灵地灵灵

    神光照来更灵灵

    送来香纸有神照

    所欲通心灵

    求事事能如意

    相逢天天顺心情

    神有灵人感应

    万事具在保佑

    意到心到神到

    具疏人

    神笺像是告白,又像是下达给神仙的通知,那路神仙若收了他的香火,不给人办事,无论如何对不住人。人们买了神笺,就到老城口的香炉去烧。

    庙的东边,是原来的东城门,东城门最早是个水门,如今河道东移,这儿就成了一条土路。两边的城墙比这儿高,人们就管这儿叫老城口。在坍塌的城墙头上,用砖砌了一个香炉,边上有一个洞,据说这就是狐仙居住的地方。

    香炉旁,赵明见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跪在地上祷告。那官员不停地将香火向香炉里放着,随从的小厮隔会儿就给他送过来一些仿佛是香纸烧得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似的。周围一些中老年妇女,围着一圈在等待着。那个官员却视而不见,看他那个虔诚的样子,赵明就想:官家每年都会举行一些祭奠社稷祖庙之类的仪式,没看到哪个官员有谁这么较真!

    终于等到了这位官员祷告完毕。一位中年妇女马上招呼着围在香炉边上的妇人们开始了她们的仪式。她领着女人们一边跳一边唱,叽哩咕噜地唱了些什么,却一句也听不清楚。只见她们跳着唱着左转了三圈,右转了三圈,那妇人就指着一个男人的香纸摊子让跟着她的人买香纸。

    妇人们把香纸点燃,扔进香炉里就跪下来磕头。磕完了头,这拨妇女就离开了。那个领头的妇人就招呼另一拨上来,做着和刚才同样的动作。

    赵明见这个妇人自己并不买香纸,却时不时地向那个男人相视而笑。

    这个妇人名叫娄姑,家住在冢灵集,卖香纸的男人是她的丈夫。这城墙上有两个狐狸洞,据说是一个通往京都,一个通往龙成山。也有的说一个通往财路,一个通往福地。赵明打听一个烧过香纸心满意足准备返回去的妇人,她说,娄姑顶着北边洞里的胡秀英呢!是南边洞主的女儿,南北两洞一样的灵验。

    娄姑早年并不相信什么鬼呀神的,但婚后一直无子,吃了不少的草药,不见效,就不再信医。寻思着命里无子不可强求,也并不当成多大回事儿。有一年无奈来到冢灵集,叔伯婶子妯娌们连推带拉把她拉到无奈面前算卦,说:“给俺这位算算,看什么时候能生儿子?”

    无奈见她犹犹豫豫心不在焉的样子,说:“你心不诚,明日再来吧!”

    她本来就无所谓,转身就走,无奈在后边说:“人有心魔,却又执迷不悟,可悲呀!你今日必有一难。”她听了一笑置之。晚上,本村一个在庙里寄养过的人到她家串门,自称会小小的神法儿,说,你把两手从窗棂里伸出去,放上盛满了水的瓦盆,我念句咒语,轻轻地就能把瓦盆拉进屋。

    娄姑不信,就验证了起来。

    娄姑两手端着瓦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那人念咒语。时值隆冬,娄姑的双手冻得发僵,拉又拉不进屋,瓦盆又舍不得打碎,就催着那人说:“大兄弟,你不快念咒语吗?”

    那人说:“我师傅教的时候,我想着清清楚楚,这会儿怎么忘了?”

    娄姑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却也明白了,说:“大兄弟,你也不用念咒语了,我信你就是了。”

    那人出去,把瓦盆拿下来,笑着跑走,找无奈去了。一边走边哼着小曲,心里在说,这事真有意思,捉弄了嫂子,看了笑话寻了开心,还能弄俩小钱花,有意思!虽说是玩笑,生那个小叔子的气委姑对无奈却有点儿佩服。第二天见了无奈,无奈就说:“施主有应验吗?

    娄姑说:“有,有!大师,我信了!”就让无奈算命。

    无奈告诉她说,你命中该有子,只是现在心里有魔障,必须先驱除魔障,然后才能得子。

    娄姑把无奈请到家里驱除障,无奈把所有的人都赶走,给她施法。

    无奈让她脱光了衣服躺在炕上,先在空中比划了一通,就在她身上乱抓乱摸了起来。无奈先是在她的肚脐上揉搓,然后两手在她的两乳之间游走,最后直接抓住了她的两乳。见娄姑并没有反抗,就更加放肆,说:“这魔障久居夫人体内,十分顽固。夫人体内阴气又太重,用一般方法无法将其擒拿。夫人若想得子,必须把我的阳气注入你的体内,用我的纯阳针将魔障刺死,方能成功。见娄姑仍没有表示,就急不可耐地脱光了自己的衣服,喘着粗气爬到了她的身上,将娄姑奸污了。

    也是这女人邪念一动,心魔顿生,想,不知道别的男人是个什么滋味,就依从了无奈。

    过了三个月,孩子仍旧没有怀上,娄姑知道又是被骗,却一瞬间大彻大悟,别人骗得我,我为什么骗不了别人?像自己这么聪明之人都能被别人骗了个滋实,那些本来就信神怕鬼之人,骗一騙又有何难?因而就在家装病,整天价让丈夫到外边打听事儿。等到邻居家的妇女来看她的多了,她忽然间手舞足蹈,说自己是城口胡秀英。她丈夫说你有什么凭据?她就专拣人家一些隐密事儿向外抖落。人们见她已是多日不出门了,事儿又说的这般准确,不容不信。从此以后她就成了胡秀英的化身。她顶了狐仙,丈夫就在城口上卖香火。

    赵明当然不知道这些,他转了几个摊位,见大同小异,就向着西庙走去。因为人太多,兄弟俩被挤散了。

    两庙相比,这座庙稍微大一点儿。庙上并无匾额楹联,里边也只供着一尊神像。看他一身盔甲,手握矛枪,才知道这并不是一座神庙,而是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将军的祭祠。

    古城当年曾经是国君的行宫所在,由于这儿离海较近,每到炎热季节,王公大臣都要携带家眷来此避暑,老城逐渐扩建,所以,一个规模不大的大夫的食邑,竟成了这个国中的第二大城。虽然说这座城比不上国都大,但是由于权贵们来此消费大,商贾们也跟着云集到此,因此,这陪都的商贸倒比国都还要发达。

    后来,这个国家和邻国打仗,被邻国攻破国都,又一口气被邻国攻破七十余城,这国中就剩下这么一座孤城了。国君扔下他的臣民,跑到属国听天由命去了。

    就是眼前的这位将军,他从国都来到这座城里,收拢人心,号召人民团结抗战,连用五计,终于打败了强大的敌人。

    在这五计当中,有三计是这位将军装神弄鬼,让敌人相信他有神助,结果敌人果然上当。当时,这座孤城已经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将军只有依靠城中的军民和自己的智慧了。

    他在祭祠前定时地抛洒粮食,引得群鸟前来觅食,然后在外边放风说,你们看呐,鸟儿不向敌人军营里飞,而向我们的祖庙里来,说明敌营必遭战火,而我们却会安然无恙,双方士兵都深信不疑。将军还让人们在敌人中间散布谣言,说,为什么城里的人不投降呢?那是城里的人相信祖先会保佑他们,如果把他们的祖坟挖了,暴尸野外,城里的人知道祖先保佑不了他们,能不投降吗?敌军统帅真的派士兵挖坟掘墓,结果反而引起了全城人的同仇敌忾,空前团结。人们义愤填膺,坚决要求打出城去,为祖先报仇,为国家报仇

    将军见人心可用,就和敌军统帅说明天出城投降。第二天,敌军还在睡梦里,这位将军就驱赶着火牛从城里冲杀出来。那火牛经过长期训练,犄角上绑着尖刀,见着穿敌军号衣的人就顶。敌军土兵见这些牛身上带着龙纹,尾巴上着火,认为是神龙下凡,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无心恋战,落荒而逃。敌军一败涂地,将军很快收复了失地。

    敌方统帅至死还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神不助我,非己无能。再后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海边之城避暑更胜,这儿就慢慢地萧条了。再加上上游山林被毁坏,城市外面的河水不能全年径流,船只断绝往来,这城市就更加萎缩。新国君要修海边新城,下令把这座城墙的砖石拆走,这座历史上有名的城市就只剩下了如今的片空地。城市没有了,那个著名的战争故事还在,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修建了这座祠堂。

    赵明从庙里出来心想,不管怎么说,这位将军的功绩,是会永远被人们记住的。

    赵明来到东面庙里。庙里只供着一尊财神,由于房屋小,神像塑得也小,面目和其它庙宇里的神像差不多。尽管庙小神像也小,香火却旺。赵明想,大概人们对财神的理解都是一样的,不用自己点石成金,如果这些个香火真是钱,光是人们上供的这些,让他拿也没法子拿。他不知道其它的神们是怎么样搬运这些钱财?哪儿能放得下?且不去管这些吧,再走走看看。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诛仙合体双修武道神尊驭鲛记阎王神武至尊宦妃天下修罗刀帝不嫁总裁嫁男仆九阳神王

财神诞生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长空星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空星主并收藏财神诞生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