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8、不是枭雄不聚头

    也就是在重八同志的事业轰轰烈烈地展开的同时,他终于与另一枭雄迎头碰上了,此人不是别个,正是盘踞江浙已有些日子的的盐贩子张士诚。

    老张在江南要比小朱吃得开,因为他来得早,占地盘的时间也长,再说他老兄还是本地人,也有两把刷子。所以,老张对外来户小朱颇有点瞧不上眼。但瞧不上归瞧不上,人家小朱斩关夺寨,攻城略地,在江南闹腾得不亦乐乎,表面上冷眼旁观的老张,心里其实非常不爽。

    当时张士诚占据的是苏南和浙北的部分领土,而且也在不断的扩张之中。南方就那么大的地块,两位埋头开疆拓土,终于有了狭路相逢的那一天。

    这年(1356年)的四月,张士诚的部将赵打虎攻陷了湖州。不久,朱元璋这边的降将陈保二复叛而去,投靠了老张不说,还诱捕了朱老大的两位将领。

    朱元璋听了气得够呛,不过,此时还不是与老张翻脸的时候,但也不能就此便宜了对方,至少嘴上不能认了怂。

    于是,朱老大便派遣儒士杨宪出使平江(今苏州),并致书张士诚:“近闻听足下兵由(南)通州南下,遂据有吴郡。昔有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有足下据姑苏以自王,愚甚为足下欢欣……愿足下勿听小人挑拨离间之言,以生边衅……”

    在这封信中,隗嚣是一个关键人物,朱老大在拿他与老张相提并论。

    隗嚣本是东汉初年盘踞于今甘肃一带的军阀,一向很得人心,像《汉书》的作者班彪、班固父子,名将马援等都曾在他帐下效过力。本来他也打算向刘秀称臣,但终因种种纠结之事惹得双方大起干戈,最后隗嚣病死,他的地盘随后也被刘秀所吞并。

    实话说,张士诚的为人与隗嚣确实有几分神似。像《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等据说都曾出入过老张的幕府,但终因张某人的素质和气量问题而黯然离去。所以他其实连隗嚣也比不了。

    那么张士诚看完朱元璋的来信是什么反应呢?“士诚得书不悦”,不但不高兴,还把杨宪给扣下了。

    老张粗人一个,肯定是看不懂这封文绉绉的信了,但他的属下却不都是文盲:你姓朱的既拿我们张帅跟隗嚣做比,很明显你就是在以光武帝刘秀自居了。你丫的分明在瞧不起我们大帅嘛!

    文字游戏的后果也很严重。当然,这也正是朱元璋的目的,他就是要调戏一把老张。

    张士诚在江南当老大惯了,哪受过这种调侃,故此,他一面继续拿高官厚禄招引朱元璋的人马反水,一面又到镇江一带搞侦察活动,图谋不轨。

    不久,张部便以舟师大举进犯镇江,但遭到了徐达等带兵迎头痛击,大败于龙潭。

    老张没讨到便宜。不过,至此两人的关系算是彻底闹崩了。

    这一战虽然不大,但意义非小,它预示着继与元廷交战之后,朱元璋与元末群雄的角逐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回过头来,再仔细梳理一下朱元璋这些年的心态变化。

    入主应天,实在是朱重八同志革命事业的一道分水岭,也是他革命理想及自我定位的一道分水岭。

    在渡江之前,朱同志诚然也是积极反元的,但他对于自己反元的最终去向和归宿如何,却不甚了了。由于当时的环境复杂,自己尚处于“听命于群雄”和“听人调遣”的地位,虽然有徐达、冯国用、李善长等人用些大话引诱过他,但从朱同志一贯务实的品格看,他的理想还是有限的。

    后来,朱皇帝在回忆自己早年这段革命生涯时,曾不厌其烦地申述:“不意今日成此大业”、“冀有奠安生民者出”、“岂有意于天下乎”、“朕本无意天下”、“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等等,还有流传甚广的那句“我本淮右一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总之,这些话说得相当诚恳,没有一点暴发户的张狂,反倒谦虚得低调再低调。他就觉得自己本不是做帝王的料,也从不敢想象自己竟有如此出息,但历史偏偏就选择了他。

    所以,他渡江以前的反元,主要是力求自保,同时期待“真主”的诞生。然而,入主应天后,客观的环境和他所处的地位都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虽然他一度仍有“无必取天下之心”的表白,但从其主导思想和实践上看,他确实已经把反元、消灭群雄与安定天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或许,成功需要梦想,但更是一种实践。从来没指望过成功的朱元璋,却用一步步扎实的行动,让成功选择了自己……

    看最新章节

    1、元末的那些牛人们

    朱元璋曾形容自己跟陈友谅之间的较量是“如鸷鸟搏击”,就跟老鹰捉小鸡儿一般凌厉。

    这话是他在老陈死后说的,所以不免有些自鸣得意。但他的用兵风格确实有如鸷鸟般静极生动,凌厉迅猛。这一点,他的对手们最有体会。

    朱、张之战既已拉开序幕,那就有必要好好介绍一下几位出场的主角。

    在仔细介绍张士诚之前,倒不妨先把方国珍给介绍一下,都是道上的兄弟,低头不见抬头见嘛。

    方国珍,浙江台州黄岩人。生得“长身黑面,体白如瓠”,他家世代以贩盐浮海为业,脸黑兴许是因为整天日光浴,而体白则可能是扛盐包必须多穿点衣服,否则皮肤会受不了,最后给捂白了。这家伙天生神力,人谓之“力逐奔马”,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只是缺了乔峰式的侠义心肠。

    在至正八年(1348年)时,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家伙,在海上组织团伙犯罪,元廷发兵追剿。偏巧的是,有方国珍的仇家趁此大做文章,竟举报说老方私通贼寇。这下可麻烦了,那种乱世,有官无法,不冤死反倒是稀奇。

    所以,老方不准备走法律维权之路,于是便杀了那举报者,然后带着哥哥国璋、弟弟国瑛、国珉等也入海做贼了。

    话说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海盗横行,直至明朝初年仍没少让朱皇帝头疼。元政府疲于应付,所以连带沿海的一干国人也不安分起来,都想趁乱捞上一把。

    老方兄弟几个算是赶上了好形势,要求加入他们团队的兄弟特别多,没多久便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劫运艘,梗海道”,搞得是有声有色。

    当时,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讨伐老方,不想反被他所俘获,老方想让日子过得再舒坦一点,所以就借着这个机会向元廷寻求招安。元廷应允,并授其为定海尉。可是安分了还没两天,这老方心又痒痒了,于是再次举兵反叛,并将温州顺手抢掠了一番。

    不久,元廷任命了孛罗帖木儿为行省左丞,令其督兵前去征讨方氏兄弟,不想着孛罗帖木儿也不争气,也被老方给拿住了。硬的不行,元廷只好又来软的,政府主动前去招安,老方便答应了下来。反正招不招都是吃饭,给饭吃就行。

    红巾军起事之后,元廷惟恐义军南渡长江,因此便开始大肆募集舟师、扩充水军以守备长江。没想到老方又坐不住了,他见元廷水师日益强大,搞不好哪天先拿自己试刀,那就太不值了。于是他又一次先发制人,诱杀了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后,流亡入海,让元水军鞭长莫及。

    一段日子以后,这老方觉得又该到陆地上转转了,于是便派人潜至京师,贿赂了一干权贵,还是想被招安。朝廷许之,授予他徽州路治中的官职。

    当时,许多大臣都极力反对招安方国珍。这其中就有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刘基,他是恨透了方国珍这类反复小人,无奈朝廷太过昏聩,老刘只好在家乡组织地主武装来对付老方。

    谁料老方原来使的是“障眼法”,他一面低三下四地派人到大都请求招安,一面却又在准备着干一票更大的。

    正当元廷对老方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农家小福女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豪婿撒野怪医圣手叶皓轩神级龙卫表小姐婚婚欲睡:顾少,轻一点朝仙道强行染指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未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知并收藏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