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长空雁鸣文集 > 走不出的侗寨

走不出的侗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长空雁鸣文集最新章节!

      汽车直接把我们拉进了肇兴侗寨中央。下车的时候我对售票员问了句:“这是肇兴吗?”我的意思是,这就是近些时候声名鹊起的肇兴侗寨吗?怎么会有宽阔的公路贯穿寨子?会不会肇兴是一个大地名,朋友推荐我寻访的是另一个比较僻静更加原生态的寨子呢?

    公路那样宽阔那样笔直地延伸过去。两边是并不如何吸引人目光的房屋。倒是街尽头更远处的一座高山,巍峨奇秀。据说,肇兴不远处,有座萨岁山,传说是侗族女神萨殉难成仙的地方。我望着天光明亮的山顶,猜测那会不会就是侗族的“麦加圣地”?收回目光,公路右边的一溜房屋所依靠的青山,也那样挺拔青翠,让人愉悦。

    这时有芦笙响起。却并不成调。寻声望去,那边有座古旧鼓楼,楼里摆放了成堆的芦笙。两小儿在芦笙堆前逡巡,好奇喜爱却又不敢轻易碰触的样子,看中一个实在让他们喜欢的,就抱过来,吹响,也就那么3、5声,又放下了。小儿就4、5岁光景,一男一女,女的稍微大点高点。怪不得侗家阿哥能够把芦笙吹那么好,直把阿妹的心吹到旖旎而迷醉,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最终就无师自通啊?好喜欢这两个小东西,望望周围也没个大人,不能够征得给他们拍照的许可,不管了,我趁他们抱起一个芦笙,立即把相机对准他们。但两小东西成精了,虽然吹芦笙不辍,却知道一心二用转着圈躲避我的镜头,我拍到的只是芦笙,他们的小脸和身子,基本都被遮挡了。这成堆的芦笙是向游客出售的吗?我立即否定了自己这一问。周围没有人在照看,而且这些芦笙并没有被做到精巧,没有做半点装饰,不像是出售品。单论它们造型之巨大,也完全不适合游客带走。那么,这些就是寨民们日常吹奏用的了。热烈欢快的芦笙合奏在我想像里奏响,我忽然觉得这个寨子如此生动。我甚至觉得它亲切,往昔什么时候来过。

    我开始用一种轻松和喜悦的心情浏览这个寨子。鼓楼旁边是一口池塘。鼓楼背后是木楼民居。重复表述一下吧,民居背后是青山,鼓楼前边是通衢。如此,对木楼里的居民来看,这该有多么惬意。公路上有身背竹制刀盒、臂夹扁担牵着枣红马走过的侗家阿叔。也有担一担无绳竹篮走过的阿婶。应该描述一下这些扁担。这些木制的扁担,那样精巧,两头翘起成龙头模样,与我家乡的木扁担安俩竹钉反差太大,折射出侗人生活的滋润和细致。侗人似乎永远有颗沉静的心,才把生活的细节打理得如此精致。侗人这种聪慧初看是天生,深思起来,应该是通过血液遗传,是没有文字传承但祖辈言传身教而习得。不得不崇敬把家园和生活都弄得如此雅致的侗人。

    让我吃惊的是,不到数十步,又是一座鼓楼。后来看完整个寨子,知道这里有5座之多的鼓楼。还知道这个寨子居民全部姓陆。宗族每个支系建有一座鼓楼。这就好理解了:鼓楼是侗民议事的地方,每个宗族支系,有各自要议的事情。但是,同在一个村寨,每个支系也似乎可以做到不同时议事,那么,公用一个鼓楼未尝不可。要理解这些鼓楼,可能就得想到地方的富庶了。还应该想到鼓楼可能象征着寨民的信念和意志。信念和意志不应该被省略,所以5座鼓楼在同一个村寨拔地而起,寨民们却丝毫不觉得重复。

    在墙里烟囱冒出淡蓝炊烟的巷口,有一男一女两小孩在鼓楼边的的池塘堤上玩耍。可能是姐弟吧。我觉得这些用小儿勾勒的景致,也与鼓楼一样永远不会显得重复。鼓楼里是一群学龄期儿童,似乎在议论什么,或者在商议一个游戏的开始吧。同行旅友没有跟过来,我也便没有走近他们。就这样远远地张望吧。我仿佛张望到了自己的童年。一种与我女儿他们完全两样的童年。没有城里的童年那种见多识广见怪不怪而生的大大咧咧,也没有因有条件比较、喜欢比较而生的挑剔苛刻。我的童年和这里的孩子们的童年,却是简单的,简单如同没有花草装点的一条清浅的溪流。然而这溪流也是清丽温馨的。来一丛变色芙蓉,整条溪流就会如诗如画地欢快起来。一个小小的愿望实现,我的童年就灿烂甜蜜得了不得。现今城里的童年没有当年的或这里的童年快乐了。除开教育攀比所形成的压力因素,主要是因为欲望太多。老聃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现在城里的孩子的心,已经缺乏感受幸福的敏感了。我拍下那条用石头垒出一壁高坎的村路,退身回来。

    我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寨子的更大部分,好像在马路那边。我们横过马路,走进寨子那边部分。有条清浅的小河在寨中流过。河两岸木楼前的道路,有些用卵石嵌排铺就,有些是石板。河上有风雨桥。我眺望了一下,有好几座风雨桥。桥上附属建筑并不轩昂高大,但桥柱粗大,结构扎实,瓦盖黛黑,朴实得如同村寨里家常装扮的阿叔。风味独特得也如侗家阿叔。这些桥与某些旅游区新修的风雨桥相比,也正如侗家阿叔与戏子相比一样区别巨大。我更喜欢这完全出于实用而产生的桥,它才真实亲切。这个寨子一下子也显得真实亲切了。

    这个寨子的真实亲切还在于,你走过那些即使专门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店主人也不向你招徕生意。但是肯热情地回答你的问讯。河两岸一律并不光鲜的木楼。两层,显得很高。廊檐下晾晒着东西。有紫红的整匹的土布,扯开来怕有上百米长。有暗红的高粱穗子。廊下还有游戏的儿童。阿婶在小坝里洗菜。风雨桥下的石级上,有个巧妙的衣架,晾晒着几件红的黑的衣服。木楼和稍远处的鼓楼,在静潭里显现着宁静清晰的倒影。除了我们,好像完全没有游客。闲散寨民也不多。可以推想人们各有所事着。整个寨子很静谧。木楼和鼓楼在河对岸层层叠叠,望不到边的样子。据说,这个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侗寨了。

    我们觉得我们这才真正走入了这个寨子。我们在河两岸的木楼和鼓楼之间不知疲倦地不停地行走了几个小时。旅友最后走进一个手工艺品商店,挑选纪念品。店主人是位窈窕丰满的侗姑。皮肤微黑但五官周正。我问她:什么时候可以听到侗族大歌?她笑一下,说头几天就有啊。我又问,没有介绍肇兴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卖吗?她说:有啊。于是拿给我几个小册子。有个册子里有余秋雨来肇兴的照片。一身唐装露着笑容但显然满腹心事、已然步入了壮年的余,被一大群年轻的侗姑簇拥在中间。我一见笑了。我愿意相信余这时候的笑是打心底最自然处流溢出来的。我问:你不在内面吗?侗姑赧笑一下,在图片上指一下,说:这个是我。哦,对了,她在这里。右上角。带着满头的银饰和羽毛。之后我问如何去从江?侗姑一点不嫌麻烦地告诉我走的路线、交通工具、大概费用。

    买一些手工艺品后,我们继续选择一条没有去过的巷路走一圈。回到公路上的时候,有侗族大歌嘹亮地唱起来。我们立即循声找去。找到的是肇兴乡文化站。辅导员在教唱大歌。学唱的是一大帮绿裤黑衣的侗姑。大歌不肯完整的唱下去。断断续续。我们静听一阵,默想一回。回到公路来。迎面是一对白人游客。

    我们回到寨门去。来到这里的时候,在车上见到有个漂亮的寨门。我们觉得寨门附近应该是乘车离开的地方。可是寨门外只有一挂马车。一个侗姑一个阿婶在马路边等着什么人。回望寨子,我对它有了个大体的认识。这个庞大的侗寨,座落在高山夹峙的一块平地上。有一条河流和一条公路穿过它。它或许是一个旅游服务明显没有跟上来的寨子。有许多没有弄到漂亮的角落。但想着它不张不扬地庇护着那样多户可亲可敬的侗民,寨民们又都这样安居乐业着,我觉得这是个无比完美的寨子了。

    好想在寨子里住上一宿。想看看夜色怎样落进这个寨子。想听听大歌和芦笙如何把夜伴奏得甜蜜神秘。想枕着小河的流水声,做一个梦,梦里没有那些肮脏的人事。想感受晨雾如何把整个寨子拉进一个曼妙的仙境

    我们回到寨子中央,包租一辆面的,去从江辖下的洛香。我觉得这很富有象征意味。我们直接进入寨子中央,又从寨子中央上车,可以说我们并没有走出这个侗寨。事实上临走的时候,我感情上多么不想离开这个侗寨。我于是知道,我的神思,可能永远走不出这个寨子了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长空雁鸣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长空雁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空雁鸣并收藏长空雁鸣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