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常耀宗文集 > 洒远忧享受生命

洒远忧享受生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常耀宗文集最新章节!

    洒脱远忧享受生命

    --樊启仁札记

    夜,我坐在书桌前,翻开白日里的采访本,依稀中一个脑键身强、精神矍铄的老人穿过光影向我走来。

    他叫樊启仁,79岁,家住察右前旗土镇一座平房。

    樊启仁出生农家,8岁读私塾,通览“四书”、“五经”1954年毕业于集宁师范。1962年取得内蒙古函授师范学院汉语系大学文凭。先后从教32年,直至1986年退休。

    樊启仁平凡而又不凡。虽然他没有学者专家的地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但他饱读诗书,有一颗循循善诱,寄希望于现代人的士子之心,他正行进在路上。

    读书

    现实生活中,樊启仁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每天上午,他都坚持看报、看电视、读书。他的床头摆放着周易、古文观止、山海经、启功书画集、王羲之书法字典、古代散文鉴赏、老年世界等书刊。这是剩下的几本书了,好些书都让人借走一去不复还了。樊老边说边双手摸着书,一片爱书之情溢于言表。事实上,他阅读涉猎的范围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文学、历史、医学、书法、哲学,古今皆有,不拘一格。

    “聆听圣贤教诲,悟得做人道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熠熠生辉,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是涵养智慧、舒缓身灵的清泉,是喧嚣心灵,激活灵感的灵丹妙药。圣贤之人,是凭渊博的学问,不朽的著作成为人景仰之楷模的。”一番自我读书的真情表白,可视为樊老对现代人的殷殷告语。

    “从盘古开天劈地一直到孔孟之道,古人对人生的看法可用几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时时让你如何做,如何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朴实的话语,显示出樊老对中华文化精髓的领悟力和把握度。实践出真知,由此可以想象樊老花了多少心血读了多少书呵,其用功学习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五”之义。读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开启民智,领略古典之精髓,让书香温暖我们的世界。”樊老对于读书的作用可谓一语中的。

    “真正的阅读往往多在生活里,一笔生意的成交,一次机会的捕捉,甚至一个恰当的赞美,都可折射出阅读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艺术就来自于对人的准确的阅读。谈心,说到底就是去阅读一个人的心灵,与其内心的灵魂对话。有创想未来的豪迈,也有千帆过尽的淡定,这才叫对岁月的阅读,对人生的阅读。阅读之美,书香中国。”看来,樊老不提倡死读书,读死书。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这真是至理名言。

    作文

    樊启仁读书、看报、看电视,并非看过便无事了,难得的是他“眼过留痕”他往往不讲章法套路,散、漫、琐、杂,自然成文,小中见大,微中见著。像他写的交友、命运、切莫见大不见小冲冠一怒当思量、善听明辨逆耳之言、纪晓岚其人、杨国忠其人、养生之道、改革开放催生百家讲坛新局面、何谓“尚书、“礼记”、汉字的书法、立志与有识、有恒、贤臣良相忠义仁德俱全等文,既有心灵感语与人生省察的片段,也有养生、历史、书法等方面心得体会的记录。

    “目前中国的城市只是工商模式,多数千篇一律,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生态环保都不太注重。我们这个家有缺点,有不足,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改正它,改良它,让它更切合我们的需要,更切合人性。我们的城市建设者都不要忽视“家”的概念,只想城市的政治功能、商业功能、教育功能,唯独少了家的概念。把我们的城市建成幸福的家,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才行。”在城市我们的家一文中,樊老这样写道。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他在提振信心共克时艰一文中慷慨呈辞:“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不断加大品牌建设,还要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更进一步,不求一招鲜,只求招招全。一旦危机过后,中国经济自然就会迎来更健康的发展阶段。”其实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如高校扩招厚积薄发、唱响信息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审度、电视剧唱响时代主旋律、北京高校辅导员已达6500名九成以上为研究生等,充分见出樊老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他紧跟时代步伐,注意政治形式,体现了他的一片关心国事、心忧天下的情怀。

    对于作文,樊老说,写文章成败完全取决于自己,超脱自己。无论洋洋万言,或作短篇,不论出之以平淡,或行之以奇崛,能给人以深思、启迪和勇气便足矣。他奉劝现代人切莫虚掷年华,梦想扔在后面,值得漫步创作领域,奋笔书写辉煌。

    为人

    常常徜徉书海,加之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樊启仁对于为人处世自有一番独到见解。

    为人一定要保持本色的质朴与纯洁,一定要保持心性的方正与秉直,一定要保持勤劳、谦虚、谨慎、检点。这样才能像古代铜钱外圆内方,处世方正秉正,办事周到圆融;这样才能耐住寂寞成大器,才能享受孤独享洪福。刻意追求辉煌人生,一生会有千万不如意,多余的念想只会增加生命负担,多余的脂肪只会压迫心脏,还是淡泊企求,平静和合,心安理得为好。

    人世上,有些东西如果去求就能得到,不求自然会失掉,那就该积极去追求,不应等待命运的安排。办事应当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要有不成功不罢休的性格与锲而不舍的耐心。无论办甚都不要敏感羞涩,低估自己而行事退缩,心理自卑,瞻前顾后,坐失良机。也不要面对挑战采取回避态度并陷于痛苦之中且难以从中解脱。事前一定要积极自我鼓励,自我壮胆,自我暗示:相信事在人为,以“豁出去”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相信性格即命运,以大无畏的心态去应对一切!一个人没有爱好,没有追求目标,就如同没有了根,就无法圆你的人生梦。一个不思谋为社会服务,为国家作贡献的人,一定会局限在个人物质利益的圈子里打转转,其人生价值也是平庸的,一事无成。

    现实生活对任何一个当事人,都没有假如,有的只是教训和觉醒。无论如何,我们都得实实在在,愉快地工作,开心地生活。可不要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伤心难过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人际交往,谁也别想改造谁,不过是不断包容对方缺点毛病的过程。你在对方心上种下一粒温情,对方心理就会结出一树幸福。大度包容的人,才会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周围的人。

    总而言之,做人一定要诚实、踏实、老实才行。功高,不专横跋扈;位显,不以权谋私;受宠,不得意忘形;遇挫,不颓唐弱志;见财,不见利忘义;见色,不起淫生邪;待人宽宏大量;办事鞠躬尽瘁。为人只有这样才行,要不然啥叫做人难?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倾听樊老的肺腑之言,感觉十分亲切温和,话语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樊老的一片深情,饱含着为人处世要闲适和超然的一种智慧光芒,这对我们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养生

    将近八旬之人,樊老与他60多岁的学生走在街上,步态稳健,不急不喘,大有比学生走得快的情形,不知内理的人根本看不出他们谁大谁小。

    达观、大度、开通、厚道、不较真、风趣乐观,这才是“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秘诀。樊老告诉我,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维系主要依懒于“吃”古今中外大凡长寿老人无不在吃上有独到之处。有崇尚清淡、简朴、粗茶淡饭的,也有食水果蔬菜,不沾油腻,甜食也不碰的;有注重营养均衡,不偏食、不挑食的,也有关注营养搭配,重视营养学研究的。总的来说,从吃开始,铸造健康,毋庸置疑。

    他还说,酸入肝,食多伤脾;苦入心,多则伤肺;辛入肺,多用伤肝;甘入脾,食多伤肾;咸入肾,食多伤心。这五味与五脏对应适当有益健康。心主生长,过分高兴会伤心。吃麦子、羊肉、杏可降心火、降心气;肝主升发,一旦生气,必然伤肝,甚至脾胃也得受伤害,吃李子为妥;脾主运化水湿,水湿重者运化力差,容易虚胖。思伤脾特瘦,吃牛肉、薏米、枣大有补益;肺主收敛,忧愁伤肺,多吃小米、鸡肉、桃、葱白;肾主藏精,精气不得收纳,人就虚弱。吃大豆可补肾,吃黑豆可补精髓。吃点咸味食品也可补肾。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把我们的生活打理妥当,顺应生命节拍,食应季食品,即可享受人生,活到天年。

    “我的养生之道是:基本吃素,坚持劳动,豁达大度,以诚待人。我的健康警句有: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我作对,怒则大敌当头。还有健身良药十吃:好肠肚一付,良心一片,温情一点,道理三分,老实一个,孝顺十分。饥寒适度,睡眠充足,阴阳互动,方便不拘一格。”樊老说,正是由于开朗的性格,才让他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气,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诸多艰难险阻;正是由于洒脱远忧的性格,才让他同老伴几十年如一日,共进共出地梳理着一个家,忘记曾经的失意和惆怅,优雅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带给他们的美好。

    采访临近尾声,我说:“樊老,您应该将您写的东西整理出来,出本书,好让您的文字留传后世。”樊老不置可否,笑笑。也许这就是他的品格吧。坦坦荡荡,君子之风,叹世间有几人能这样洒脱远忧,享受生命?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常耀宗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谷粒只为原作者常耀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常耀宗并收藏常耀宗文集最新章节